《庄子》

庄子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人,《庄子》是战国时代庄子及其学派的作品汇编;该书围绕着天人之间的结构性张力,对于人生在世的最基本问题做出了深刻而系统性的剖析,并做出了通达而透彻的回应。其中应世与游世、逍遥与齐物、养生与凝神、内圣与外王、存人与存己、真人与真知、心斋与坐忘、游方之外与游方之内,等等,不仅系深刻影响了两千年来中国传统士人的精神世界,而且具有难以名状的精神魅力。作为伟大艺术心灵的最高代表,《庄子》一书具有于无声处滋养人的灵魂与性情的营养性。

《庄子》认为世界自身是变化无常的,为适应这种世界图景,而采用寓言、重言、卮言的写作方式。这就使得《庄子》全书将深邃的哲理与智慧蕴藏于隐喻性的叙事性中,并且不断调整其文本风格,全书如行云流水,富于变化。这就使得整个《庄子》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其卓越的想象力,以及深刻的隐喻性。学习《庄子》对于本科生与研究生最大的教益,就是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。《庄子》文本除了想象力与创造性古今无两以外,还有深刻的哲学论辩,庄子被视为整个传统中国最富有哲学性的大文本,最其深入的研读,可以极大提升思辨性思维的能力。

建议系统研读《庄子》内篇。从疏通文本的语句、结构,到对义理的全面掌握。认真推敲其细节,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名、地名,所有类型的细节;但又将细节置放在整体语境中加以理解。对于那种重言性的文本而言,要关注其每一次出现的不同。始终不要忘记如下的问题:庄子究竟要我们做什么,不做什么。


相关文章

《春秋》

《春秋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。又称《春秋经》《麟经》或《麟史》等。《春秋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,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,被后人称为“春秋笔法”、“微言大义”。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“六经”之...

《公羊传》

《公羊传》又名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公羊春秋》,儒家经典之一。上起鲁隐公元年,止于鲁哀公十四年,与《春秋》起讫时间相同。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,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。起初只是口说流传,西汉景帝时,传至玄孙公羊寿...

《左传》

《左传》,相传为左丘明著,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,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。作品原名为《左氏春秋》,汉代改称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春秋内传》、《左氏》,汉朝以后多称《左传》。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...

《礼记》

《礼记》

《礼记》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《仪礼》的文章选集,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。作者不止一人,写作时间有先有后,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足弟子及其学生的作品,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。...